如约而至!卫华集团成立三十四周年庆典大会隆重召开!
2022-06-06
【核心提示】“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水者怀其源”。多年来,卫华集团在注重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万企帮万村”,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号召,全力开展金融扶贫、就业扶贫、帮带扶贫和公益项目扶贫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扶贫时代的民企担当。
让担当在传承中绽放光芒
宽阔笔直的入村路直通村庄,道路两旁古朴典雅的墙体指示牌、灵动的水车,在生机盎然的绿植点缀下,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微风拂过、眼前如画的风景让人沉醉,行走在路间,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这里不是旅游景点,不是网红打卡地,而是卫华集团扶贫村——长垣市赵堤镇后小渠村,也是卫华股份计划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刘会强的家乡。
曾经的这里,既有着土地贫瘠、路远迢迢、交通不便的劣势属性,也有着青壮年外出务工,老弱病幼留守家乡的现实困惑。“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长垣市政府以及咱卫华对我们村的帮扶下,我们村现在已然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明星村。”作为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居民,刘会强亲眼见证了自己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集团党委书记、总裁俞有飞
春节慰问后小渠村贫困居民
“我大伯因为身体残疾,无儿无女,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每逢春节的时候,咱卫华的领导都亲自到大伯和村里其他的贫困户家里进行慰问。这几年,咱卫华还帮助我们村的好几家贫困户修建了院墙、大门,资助贫困村民看病就医、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这些事我们村的村民都记着呢!”在谈到卫华帮扶后小渠村的时候,刘会强的笑容里难掩身为一名卫华人的自豪之情。
“卫华的担当文化,从扶贫这件事足以体现。作为一名有9年工龄的卫华人,我也要把卫华的担当精神传承下去。”作为卫华扶贫村的居民,同时也是卫华的一名员工,刘会强总是觉得自己肩上比其他村民多了一份责任。遇到秋收麦忙的农忙时节,村里的贫困户有缺人手的,他都会主动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立下脱贫志 奋力奔小康
早在十几年前,刘会强家中全靠其父亲外出务工为生,生活负担较重。“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是因为那段家境贫寒的苦日子,我自小便立志不能让我这一辈人再重复父辈的贫苦。”
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薪资福利的“诱惑”下,刘会强正式入职卫华。“当时想法很简单,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不能盼着‘天上掉馅饼’,只有努力工作,得到领导认可,才能给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刘会强回忆说。
现场指挥发车
7月7日,刘会强接到业务发展商赵经理打来的电话,原来是发现刚运输到现场的第一批4台新型葫芦双梁起重机车轮与现场轨道不匹配,此合同的11台起重机车轮需要全部变更调换,且第一批葫芦双梁起重机的车轮要两天后跟随第二批起重机一同发车。
“对于客户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我们能尽量让产品早一点完成生产、早一点到达客户现场,就是在为客户争取最大的价值。”接到产品变更通知后,刘会强急客户之所急,第一时间安排下发计划,通知生产部加急生产,不断跟踪生产进度。7月9日,因装车任务繁重,下午两点时,刘会强了解到调换的车轮还未全部装车。为加快装车进度,确保按照客户要求四点准时发车,他二话没说,戴上安全帽就直奔装车现场,亲自下手将32个车轮分别搬运到两个木托上,再协调叉车将其叉运到货车上,直至货车完成所有应检手续,顺利离开公司大门,他才安心返回办公室。
指导员工工作(图左|刘会强)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公司给了我这么好的发展平台,我就要对得起公司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刘会强从生产调度到车间主管,一路晋升为生产部副部长,后因工作出色,调动到计划综合管理部任职,带领团队搭建好业务发展商和公司内部的沟通桥梁,成为公司各个环节运转之间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创造2020年上半年起重产品发车量同期增长80%的佳绩。
“来到卫华的这些年,随着收入的逐步提高,现在已经逐渐改变了家里的生活条件,前几年在村里盖了新楼房,买了车,现在也在市区买了房子,算是实现了三代同堂的‘小康家’!”正所谓“人穷志不穷”。刘会强靠着坚定的信念与意志,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生动诠释了“扶贫先扶志”这句话的精神内涵。
责任无论大小,讲的是一份担当;付出无论多少,讲的是一份奉献。作为扎根长垣的民营企业,卫华把企业的发展融入时代大潮,积极投身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奋力展现新时代的企业新作为。作为6800名卫华人的一份子,刘会强汲取着卫华君子文化的活力和养分,用担当奉献谱写青春华章,以拼搏奋斗创造幸福生活!